资讯

  • 全球首个地外驻留项目艺术卫星发射成功

    “SCA-1号”由艺术家徐冰主导,是“艺术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秉持参与和分享的理念,徐冰将这颗卫星的理念设定为:“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参与《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分享这颗卫星的使用权益,创作各自的作品。尝试将太空科技与当代艺术相互介入,把思维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共同探索这个极具未来性的领域。”

    2024年2月7日 综合
  • 展览现场|想象一个万物共生的未来新世界

    艺术作为一种媒介,通过新媒体不断预测未来,为有效反思现实和当代提供了一个平台。“人机合一”的另一设想,旨在增进人类对驾驭这一不断变化的景观进行深思熟虑地思考,设想一个人类和机器与社会、空间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世界。展览还强调了社会意识和责任对于塑造未来的重要性。科技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并促使人们对伦理问题、技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进行批判性讨论。

    2024年2月7日 展览
  • 街头艺术群展「街区碰撞」亮相798亘画廊

    在网络时代与消费主义的双重加持下,街头文化也终于野蛮生长。汇聚特立独行风格的街头艺术群展「街区碰撞」于2024年1月28日至3月9日期间在亘画廊展出。

    2024年2月7日 展览
  • 马蒂斯:让色彩,线条带来彻底的喜悦和快乐!

    印象派的辉煌战绩在前,前卫艺术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变。1903年开始,一些比利时和荷兰建筑师以及法国艺术家出资举办了第一届秋季沙龙(Salon d’Automne),地点就在荷兰建筑师兼室内设计师杨森的办公室“杨森馆”(Maison Jansen)。“杨森馆”本身就是很国际化的事务所,客户来自欧洲、中东、拉美和北美。

    2024年2月7日 展览
  • 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新貌,100位/组艺术家作品在澳门展出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从2015年起开始,通过“一年之鉴”这一时段性的学术方法,系统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当年的整体状况及趋势。

    2024年2月7日 展览
  • 超赞!在“明灯”展里探寻现代主义之前的设计之美

    众所周知,追求简约和实用性,强调功能主义、工业生产的包豪斯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倡导将艺术与工业结合,提出了许多后来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在现代主义来临之前,面对工业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有哪些探索?岁末年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展览可以让你体味将工艺之美、自然之美与设计进行结合的努力。

    2024年2月7日 资讯
  • 一个重庆工人在桥洞下办展,被全网封为天才之后……

    家具厂工人吴大村,

    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画家,

    在老家山上的旧屋,

    日以继夜地画画,做梦,发呆。

    他捡建材厂的废料回来做画框,

    到桥洞下办无人问津的画展,

    却几乎不卖画,

    “别人要的我不想卖,

    我想卖的别人不要。”

    2024年2月7日 综合
  • 看中美两位女性纤维艺术家的记忆物语

    与无数可能。

    这场展览展出了中美两位女性艺术家吴帆与李美京的33套作品,通过“生生不息”“万物共生”“方寸之维”“回望记忆”“纤语流转”五个主题空间演绎纤维艺术与生命、自然、社会的链接,引导人们对过去与未来的哲学思考。

    2024年2月1日 展览
  • 女性表达者|李旻:“画”新闻的人

    当承载信息的报纸版面,以插画而艳惊四座;当中国故事、东方气韵与国风插画交融,进而碰撞出新鲜活力的火花,于是我们带着好奇和迷思,走进本期栏目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位“画”新闻的人。

    2024年2月1日 综合
  • 在一月的尾声,发现街巷间的艺术新意

    新年临近,上海的城市街头也生发出别开生面的艺术新意。即兴表演在公共空间随时上演;街区上出人意料地诞生出艺术装置……

    2024年2月1日 综合
因为有你,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