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台北“笔歌墨舞”换展:呈现米友仁、钱选等名迹
人物画的典范在六朝至唐代(220-907)间,经由顾恺之与吴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画典范的成形约五代(907-960)之时,而且寓含着地理区域特质。例如荆浩、关仝画出北方山水风貌,而董源、巨然则有江南水乡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画方面,四川的黄筌与江南的徐熙也形成两个不同的典范。
-
在奔波全球的一年间,我们眼中的“年度最佳作品”是?
当然,看到一位艺术家能做出如此深思熟虑的大规模作品很令人激动,不过这不仅是作品规模的问题。《El abrazo》及其配套作品《Cielo terrenal》释放出一种自信且冷静的态度,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崭新且神圣的建筑中。
-
国家大剧院三台新年音乐会响彻“一院三址”
12月31日晚19:30,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洋溢着欢声笑语,气氛温暖如春。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率先登台,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再度演绎《红旗颂》,这首陪伴观众们走过16个年头的开场曲目,依然带给现场观众们无限的亲切和感动。
-
在新技术下的重新对焦——徐冰艺术研讨会
2023年12月2日至3日,浦东美术馆主办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艺术家徐冰的艺术实践为论题,从国内外邀请了12位来自艺术领域内外的演讲嘉宾,以《在新技术下的重新对焦——徐冰艺术研讨会》为总主题,分享自己对当下艺术问题的研究结果以及独到见解。题目中的“新技术”来源于艺术家徐冰近几年艺术创作手法所关注的领域。
-
艺路行远2023|特展里的“千载难逢”与他者目光
回眸域外,2023年的艺术特展可谓精彩纷呈,访客数量激增: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维米尔展”创纪录地吸引了65万名观众,这或许准确地反映了被压抑需求的释放,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谓的“千载难逢”的展览推动。
-
“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展 首场论坛聚焦校家社协同育人
“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于12月25日在中华世纪坛正式与观众见面,深入探寻“家”的起源和内涵,让观众沉浸体味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千年的无形力量。
-
让艺术家先AI起来 AI PC激活灵感源泉共创智能艺术
2023年12月15日,英特尔在北京举办以“AI 无处不在,创芯无所不及”为主题的2023英特尔新品发布会暨 AI 技术创新派对。在会上,英特尔中国团队分享了 AI 生态系统的故事,展示了英特尔 AI 解决方案如何实现跨云到端的 AI 部署。
-
看展|“假蜃楼(q|p)”:我们所认识的一切是否只是一场幻觉?
智能体艺术与机器意识”学术论坛活动,邀请多位行业内资深嘉宾就各自专业领域进行分享,论坛聚焦智能体相关问题,解读人工智能时代创作者与技术的关系,展示前沿学术内容,邀请观众共同思考与交流人工智能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提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