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古建新生,廊下探春”:东皇城根下谱出的中法艺文序曲
2024年,既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亦是中法“文化旅游年”,这段跨越百年的丰富历史与时代浪漫交响,一家承载着文化新生的策展型文化服务空间——闲廊应时而生,作为中法大学旧址文化展览的配套,闲廊以中法融合下酒菜和咖啡牛角包为产品核心,打造的“日咖夜酒”承续着时代的记忆。
-
森林里的博物馆,为自然加点艺术灵感
“二月二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春节期间无数人被“上春山”的旋律洗脑,而现在,“上春山”的心情实在是按耐不住了。
阳光穿透树冠,脚下小径蜿蜒,林木枝桠交错,小溪水声潺潺;大自然为久别重逢的你增添了一丝生机和轻松。
-
央华戏剧&莫言先生魔幻现实主义戏剧大作《鳄鱼》举办创排分享会
话剧《鳄鱼》是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创作的首部原创话剧剧本,自今年1月进行官宣后,承载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与期待!该剧从2月28日正式创排,5月至9月将展开全国巡演。
-
给画布做一场解剖,看看表面之下都藏了什么?
人物的肖像从头顶切开,露出潜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面孔,展示出了角色所具有的详细内部特征。艺术家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和风格进行创作,带来爆炸性色彩与黑暗元素的完美结合。
-
中国美术馆寒假公教活动让青少年体验传统文化
寒假期间,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美术学博士带我看展览”青少年走进“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活动在展厅举行,来自府学小学的青少年学生与艺术进行了一场美妙的邂逅,同学们用清澈的眼睛发现美,感受艺术的魅力;用稚嫩的画笔表现美,描绘自己心中的风景。同学们走进艺术的殿堂,近距离欣赏临摹经典艺术作品,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
索尔·莱特与温诺格兰德,用色彩分解现实的摄影
近日,索尔·莱特摄影展“百年纪念”在美国纽约霍华德格林伯格画廊对外展出,呈现了摄影师索尔·莱特(Saul Leiter)是如何在注重黑白摄影的时代,运用柯达彩色胶片进行创作的。
-
李白的乐搭子、王维的知己、杜甫落花时节又逢的“君”,唐诗中的李龟年是个什么人?
李龟年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唐玄宗开元至代宗大历年间,出身赵郡音乐世家李氏,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这样的出场似乎有些矛盾:史料记载不多,连生辰年月都未曾留下,却又是帝王身边得幸之人、王侯将相的座上客,这就是当时乐人的真实写照。
-
荣获纽约插画师协会年度金奖!90后中国姑娘:想为世界呈现一个现代中国春节
“我在网站上看买家对我这本图书的评价里,有不少亚裔家庭都表示,觉得这本书展示了一个真实、有活力的中国。”张文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在书里面所画的中国,是一个真实且时尚的中国家庭,而不是西方世界刻板印象下的“脸谱化”的中国家庭,“这本书融合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也画出了我最熟悉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