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近二十年来,武艺的创作一直以一种“游历”的方式展开。他总是独自安静地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体味浮世风物,轻松且诚实地用绘画与文字记录旅途所思,而后以书籍出版与展览的形式呈现一次完整的艺术创作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者自在,观者享受,可谓人间理想。他在绘画上深受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影响,从自然中走来,最终回归内心。所呈现的物象都很具体,但图像中的主观处理又常令人忍俊,瞬间拨动心弦。“布拉格”系列是武艺七八年前在当地就地取材开始的创作系列,2020年疫情以来,他捡起这批“未完成”的草图,又“回”到这座神秘之城与之朦胧共舞。
-
CAFA访谈|戴士和×石煜:绘画的远行与回归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石煜回忆自己与恩师戴士和的相识相交已逾三十年,在此过程中,戴士和在艺术中所追求的写意与生趣、体验与心境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石煜的创作观,这也恰好和石煜自小受父亲石振宇及无名画会“从混乱的现实世界出离,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的追求不谋而合。而在戴士和眼中,和石煜的相识已远超师生情谊,他们曾数次结伴写生作画,遍访山河,而石煜画中的真挚与追求也时常启发着自己。
-
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王子锟、黄洋、纪玉洁、董卓创作谈
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靳尚谊先生于2019年设立的公益奖项“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其设立初衷,在于激励美院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在新时代的主题性创作实践中,打造精品力作、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发掘青年艺术家自身潜力。奖项的选拔思路综合考量时代性、原创性、学术性与社会影响,也让“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
-
专访|武洪滨:寻找俄罗斯艺术的精神载体
始建于1954年的北京展览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俄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这座曾见证着中苏合作友谊的综合性展览馆近期迎来了又一聚焦俄罗斯绘画发展面貌的展览:《寂静的和声——20世纪俄罗斯绘画中的“景”与“物”》。此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武洪滨教授任策展人,聚焦19世纪以来俄罗斯风景画创作的来路与发展历程,探讨其是如何与俄罗斯这一国家的自然风貌、精神气质、民族情感与社会变革共同演进的。
-
独家专访挪威国立博物馆:在争议中壮大
博物馆的建筑是否必须标新立异?闭馆期如何维系与观众的联系?可持续性与发展需求如何平衡?这些都是围绕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恒久话题,也是当下集中在挪威国立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身上的争议。从一座博物馆的当下处境,我们或许可以窥见该领域所面对的共同困境。
-
2023米兰设计周|专访ADI设计博物馆馆长Luciano Galimberti
2023年的米兰设计周于4月17日至23日举行,主题为“未来之潮,设计引领”。该主题表达了对未来设计趋势和创新理念的探索以及设计在引领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变化,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