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进入了萧山花边总厂,自此开始了花边的设计与创作工作,这一干便是50余载。我从最开始设计制作以针线勾勒形成的萧山花边手工艺品,到与团队共同将萧山花边的创作与生产逐渐发展至产业化、体系化,并创办中艺花边集团,将其发展为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文化品牌,一路走来,我们也见证着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从手工生产到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始终认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代需求接轨,紧贴市场脉搏,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打造品牌 接轨时代
我们早期的工艺美术行业遵循“以老产品养新产品”的发展模式,即以传统工艺为依托,以传统创作理念为传承之精华,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将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设计理念。彼时,市场对传统产品仍有较大的需求,这种模式能有效延续传统技艺。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单纯依靠“老产品”的更新已无法满足现当代消费者多样化的审美与精神需求,这便对当代工艺美术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将创作与经营调整为“以新产品养精品”的模式。
提出这样的论点源于我对当下工艺美术行业的实践与思考。作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不仅要创作出能够彰显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工艺美术产品,还要让这些产品真实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作出的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接受者们的审美需求,也要能够提供充分的实用功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工艺美术行业必须实现创作环节与市场环节中的产业化、品牌化与系统化。

《九龙腾飞图》
品牌是工艺美术创作的灵魂,品牌化是打造工艺美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对萧山花边的品牌塑造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通过品牌化发展,才能帮助传统技艺走得更远。打造工艺美术品的品牌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将之打造为文化传播的载体的重要途径。我与团队通过对萧山花边工艺的品牌建设,也使其逐渐改变了传统工艺“附加值低”的形象,使其成功成为国内外市场认可的文化符号。品牌化的第一步是打造独特的产品风格,作为设计者,我始终追求在萧山花边的设计中融入文化内涵,保留其中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在构思中融合现代审美视野。无论是花边的纹样设计还是色彩搭配,都要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此外,品牌化还需要重视产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感,通过展示萧山花边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赋予了产品历史厚重感,能够帮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工艺美术产品的产业化,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工艺美术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有赖于产业化发展的推动,萧山花边近年来不断实现着从家庭作坊到现代化工厂的飞跃。手工生产的模式下,每个萧山花边作品和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这种生产方式,虽然保证了工艺技法的精细,却同市场对产量的需求相矛盾。因此近年来,我们逐渐尝试在生产中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结合电脑刺绣与手工艺,尽可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留花边工艺的独特质感。我们还整合了萧山花边从设计到生产、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确保产品从创意到市场能够有完整的产业化流程。可以说产业化的发展转型,不仅帮助我们扩大了市场份额,也使萧山花边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工艺美术品牌之路。
在我看来,在当代背景下,只有当工艺美术作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才能不断产生新的能量、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也将这样的思维落实于实践当中,沿着系统化的发展思路,尝试将工艺美术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从而使萧山花边制品不再只是孤立存在的装饰品,而成为生活的陪伴者。在生活化、系统化的萧山花边产品打造的过程中,既满足消费者的实用需求,又帮助人们提升生活的艺术感,这也是接下来我与团队要继续深入思考与尝试的动力与方向。

《印象龙》系列二、艺术人生 工美生活
工艺美术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创造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将艺术融入生活,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看来,“生活工美”不仅是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我毕生的从业追求目标。对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从工艺性、文化性、实用性与装饰性四个方面的统一展开思考。
工艺性与文化性是工艺美术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属性。工艺性是工艺美术的根基,无论产品如何创新,精湛的工艺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创作的每一件萧山花边作品都在不断追求着工艺与技术上的超越与精细,这种对细节极致的追求,帮助我的作品始终保持工艺的高水准,也帮助我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
文化性是工艺美术的灵魂,每一件工艺美术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的传播者与承载者。在萧山花边的设计中,我们大量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灵感,例如“特重工万缕丝床罩”系列作品中的花卉图案、几何纹样等均融入了传统文化,使这些作品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载体。这种文化性不仅体现在单纯的图案装饰中,还贯穿于工艺手法和技法创新中。在一件结合了萧山花边传统技法与台州棚绣技法的作品中,我们将棉线和棉布作为主要原材料,将各种花卉图案与不规则几何纹样相融合,通过不同针法的运用,在作品中构建出虚实对比的视觉效果,营造出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作品还结合了台州绑绣技法,通过针法的严谨、饱满和细腻形成厚实的质感;萧山花边的“万缕丝”部分则以轻盈虚透的效果与之对照,使整件作品呈现出了典雅华贵、意境深邃的艺术效果。

特重工万缕丝床罩
区别于“纯艺术”的艺术门类特性,实用性与装饰性是工艺美术门类通往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实用性是工艺美术融入生活的前提,只有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才能真正实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萧山花边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同时也可以成为服饰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独特的质感和纹样,为时尚服装增添别样的魅力。而装饰性则是工艺美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家居用品还是时尚配饰,工艺美术作品的装饰性和美学价值使它们超越功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品。萧山花边作品中的经典设计不仅适用于窗帘、桌布等家居用品,还能通过重新设计运用于时尚领域,帮助消费者享受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
由此可见,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生活工美”,一定要以工艺性为根基、文化性为核心、实用性与装饰性为基本条件,不断在创作与生产中追求四者之间的统一与动态平衡之关系。在我的创作中,我也将“生活工美”作为核心追求。对通过精湛工艺的不断探索、文化价值的深刻挖掘,以及实用性与装饰性的融合,我希望能为工艺美术找到一条既根植于传统,又面向未来的道路,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使每一件工艺美术作品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学具象表达。实际上,“生活工美”不仅是一种创作理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在细节中雕琢审美,在传承中创新技艺,在生活中升华艺术,正如萧山花边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勾勒出了那些流动于生活之中的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承载的不仅是手艺人精湛的技艺,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本土民族文化根脉的认同。

赵建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236977919@qq.com。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m.com/news/13044.html